今年2月由國務院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國產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應穩定在70%左右。石化產業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將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大型乙烯、對苯二甲酸(PTA)、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氣輸送液化儲運等成套設備,以及大型離心壓縮機組、大型容積式壓縮機組、關鍵泵閥、反應熱交換器、擠壓造粒機、大型空分設備、低溫泵等為重點,推進石化裝備的自主化。業內人士分析,煤化工等產業成套設備多,有煤氣化爐、低溫甲醇洗、脫硫塔、合成塔等,市場潛力巨大。這對化工裝備制造業是難得的機遇。
另據了解,“十一五”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將超過9000億元,石化和化工設備投資占工程總投資的30%左右。另外,據國家發改委預計,到2020年,我國對煤化工的投資將超過萬億元,其中的50%將投入到裝備上。這為我國化工裝備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煤化工、石油化工裝備大都屬于大型非標壓力容器,并不是每個化工裝備企業想加工就能加工、想制造就能制造得了的。據中國化工裝備協會評審部主任段瑞君介紹,要加工制造大型化工設備,首先要有三類壓力容器的設計和制造資格許可證;還要有無損檢測裝備、熱處理爐、起吊機、卷板機等加工和檢測設備,比如卷板機的能力不能小于120毫米,起吊機的能力不小于200噸;還要有焊接、質保等各類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段瑞君還指出,要加工大型設備,化工裝備企業還要具備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市場營銷體系、技術研發體系、制造管理體系。全國加工制造化工壓力容器的企業有3000多家,但能加工大型裝備的也就幾十家。
市場前景雖廣闊,但門檻也不低。占裝備行業大多數的中小化工裝備企業是否也能參與大型裝備的制造與加工?它們又該如何參與?就此,業內人士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
走配套之路
封頭是壓力容器上的端蓋,是大型塔器、鍋爐必不可少的一個主要承壓部件。無錫市前洲西塘鍛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業的封頭生產企業,他們的年銷售收入達到了3億元,去年光客戶來料加工業務收入就達5000萬元。而據CCIN記者了解,大多數中小化工裝備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也就是幾百萬到2000萬元。而這個公司的經營訣竅就是為大企業配套。
該公司生產經理劉熹向CCIN記者介紹,現代企業的社會化分工很細,大型裝備制造企業不可能追求大而全,什么都由自己來加工制造。就拿封頭來說,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如果要具備封頭加工能力,需要投資幾千萬元。這還不包括人員、技術投入。比如,A3封頭的壓力容器證必須單獨取得,涉及到很多費用和技術問題。大型企業要想做到大而全非常困難。因此,該公司從一開始就確定了為大型企業配套的發展方向。基于這樣的分析,公司陸續投資配備了加工直徑3200毫米、單件重量30噸的雙立柱立式車床,專為封頭切邊的半自動切邊機,直徑8000毫米的井式熱處理爐,X射線探傷室,高低溫紅外線測溫儀等設備。這為封頭的高質量生產提供了足夠的硬件保證。目前,該公司能加工制造橢圓形、碟形、錐形、半球形封頭,以及平底封頭、鈦封頭等系列封頭。神華集團煤制油、煤制烯烴大型裝備上的很多配套封頭就是由他們加工制造的。
廣東江門博盈焊接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承接鍋爐、氣化爐內件等壓力容器內外壁堆焊業務的小企業。從2008年至今,該公司承接了全球鍋爐主要生產制造商之一——福斯特惠勒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的4套鍋爐的水冷壁、過熱器管道、過熱器管屏的堆焊業務。就在10月11日,該公司還對內蒙古烏審旗世林化工有限公司的兩段式干粉加壓氣化爐內件進行了堆焊,并將設備順利交付給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告訴CCIN記者,大型裝備需要多種焊接工藝。這些焊接工藝的種類多達數千種,大型裝備制造企業不可能做到全部掌握。公司開發的全自動堆焊工藝就是為了滿足大型裝備的堆焊需求。
濟南同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開發出了水煤漿燃燒器、煤粉燃燒器、甲醇轉化爐燃燒器、穩焰器、調風蝶閥等產品。CCIN記者發現,該公司頻頻在大型石化、煤化工項目中作為配套產品中標。
石油化工、環保裝備制造領域的大型骨干企業大連金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董樹森表示,中小企業瞄準大型裝備,對其所需的封頭、膨脹節、法蘭等進行加工配套,是參與大型裝備制造的方向和路子。董樹森建議,中小企業還要瞄準大型制造企業不愿意干、專業性強的領域。比如,氣化爐內件的噴涂,一般的氣化爐制造企業很難做得專業,需要依靠專業企業來做;自控閥門要求耐磨、密封,需要專用機床加工,大型裝備企業不可能配備這樣的專用機床。
走聯合攻關之路
在采訪過程中,多家化工裝備企業的負責人向CCIN記者表示,在大型裝備制造領域,如果企業沒有業績,業主很難把訂單放心交給自己來做。有一個例子:遼寧有一家中小型裝備制造企業,在去年就上馬并具備了加工、制造氣化爐的資質,但由于該企業規模較小、名氣不大,時隔一年多至今還沒有找到一個訂單。
對于這個問題,有專家建議,中小化工裝備企業可以和大型裝備制造企業結成聯盟,圍繞國內加工制造量少、還需進口的產品進行攻關。如果攻關成功,就能形成穩固、持續的配套產品市場。比如,目前國內的殼牌氣化爐和GSP氣化爐的內件還需要進口。另外,目前國內多噴嘴氣化爐已投產10臺,簽訂合同的達40臺,而據其研發負責人華東理工大學潔凈煤技術研究所所長于廣鎖介紹,該爐的儀表、氧氣閥門、隔膜水煤漿泵、安全控制系統還需進口。董樹森表示,像環氧乙烷反應器這樣的大型裝備,國內做起來還有困難,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和大型企業聯合起來進行攻關。
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奎建議,中小企業除了與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聯合外,首套產品也可以與業主進行有條件的合作開發,比如為了業績可以不要費用或者只收取成本費。
山東恒通膨脹節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合作開發中嘗到了甜頭的企業。去年,該公司與燕山石化研究院成功聯合開發出了為醋酸乙烯反應器配套的膨脹節。該公司銷售處處長朱海榮告訴CCIN記者,他們與燕山石化研究院聯合開發的膨脹節現在已經配套到了燕山石化的醋酸乙烯反應器上,整體一次成型,厚度達到42毫米,完全替代了進口,成為國家重大國產化裝備的配套產品。因此,在國家重大石化裝備國產化改造過程中,中小企業與有關科研單位、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聯合開發配套產品是分得大型裝備市場一杯羹的可行之路。
走技術服務之路
中小企業分羹化工裝備市場的另外一個途徑,是提供專業技術服務。業內人士以壓縮機為例進行了分析。
壓縮機生產企業山東濰坊生建集團的原總工程師周震賢告訴CCIN記者,現在壓縮機越來越大型化,以前單臺壓縮機可供氣年產合成氨1000~2000噸到5萬~6萬噸不等,而現在單臺壓縮機可供氣年產40萬~50萬噸合成氨、甲醇;煉油加氫設備也在用大型氫氣壓縮機和循環氫氣壓縮機。
壓縮機的能耗非常大,因此節電潛力也是最大的。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壓縮機的設計缺陷和使用方法欠妥,氣閥易堵塞、壽命不長,活塞環易漏氣等問題就會暴露出來,造成嚴重的電能浪費。如果造成停產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更大。而影響壓縮機可靠連續運行的關鍵配件如氣閥、活塞環等,壓縮機生產企業并不生產,這就需要使用專業的技術服務單位。因此,周震賢建議,中小企業可以承擔提供專業技術服務這個任務,對設備使用中暴露的問題和存在的隱患進行診斷,改進設備的配件,使設備的功能和經濟性上一個臺階,以提高設備使用企業的效益和設備的可靠性。
CCIN記者從山東一家企業了解到,該公司就正在自主開發壓縮機節能改造技術。通過對壓縮機氣閥和活塞環等關鍵配件進行節能改造,壓縮機電耗占噸氨綜合電耗的比例可降到原來的60%;大型壓縮機的電耗可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10%~15%,噸氨電耗在原基礎上可下降50~100千瓦時。 |